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德育,数学教师如何在教书中育人,这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讨论,以求教于专家、同行。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农村学生家庭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选择得当,有利于在学习数学中培养其良好品德,使智育与德育一体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概率问题,买彩票中大奖概率常常为百万分之一,概率几乎为零。通过这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靠勤劳和学习科学知识,获得收入的概率很高,靠投机取巧,获得收入的概率很低。让学生相信勤奋和劳动是人的立身之本,靠买彩票和赌博获得收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偶然获得一些收入,从长远看,那是靠不住的。再如利率,通过利率概念学习,让学生知道,合理规划支出可以节约资金,节约的资金存在银行能够产生利息。因此,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再如,平面几何知识中,城市楼房邻里之间广泛存在共用的现象,张家的楼顶板就是楼上李家的地板,甚至左右邻里共用墙壁,这种现象与农村相比,大量节约了建筑材料,节约了土地;人口城市化,广泛地节约了许多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其他无数的自然资源、管理资源等。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己的人生要与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把国家政策、人民需要、社会发展与自己的学业、事业相结合,使自己的理想在为人民进步的事业中,实现其人生价值。
二、探究式学习
这是我们现在倡导的学习途径与方法。这种方式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自己的思考中学习,不是填鸭式学习和死记硬背,也不要求老师照本宣科。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品德进步的途径之一是反思、体验。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精神。有了这种能力和精神,就能够迁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当然也包括品德的培养、美德的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反思精神,乃至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都是学生品德进步的条件、基础、途径。例如,一个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最终分析出是什么问题,找到合适的公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能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今天他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来在工作、生活中他也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思维方法是一样的。只要鼓励和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就为其他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创造了基础和条件,长此以往,学生很多好品质、好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了。
三、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就是给学生质疑、提问、发言、讨论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在与老师、同学的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学习。数学学习中,对学生的质疑、提问、发言、讨论,老师和同学应该持支持、赞赏、鼓励的态度,即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不正确,也对其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精神给予赞赏、表扬。可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老师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爱学。参与式学习强调全员参与,只有学生全员参与、广泛参与、深度参与,这类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实现。
当然,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数学故事会、数学发展史讲座、数学家成长历程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同时,也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为数学献身的精神。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邑县底庙初级中学)
XuYiedu.cn声明:此消息系转载网络,XuYiedu.cn(盱眙教育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