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教育网演示站

数百校长齐聚宝安 话教育发展

2018-11-23 09:46:20
11月17日-18日,“2018人民教育校长年会”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聚焦“新时代学校使命与高质量教育”。
数百校长齐聚宝安 话教育发展
11月17日-18日,“2018人民教育校长年会”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聚焦“新时代学校使命与高质量教育”这一主题,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编辑部与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余名一线校长、教师参加了会议。

年会期间,除了盛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解读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外,还汇聚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就“新时代学校使命与特质”“价值观教育如何落地”“课程质量与校长领导”等进行深度探究,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中小学新使命,交流分享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理念、思路及方案,共同商讨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展望未来学校变革,是一场面向校长的思想盛宴。

如何做一位好校长?

校长的核心能力应当是课程领导力

“学校存在的理由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不单纯是教学。学习与教学正取代教学与学习,因此学习资源的供给,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就应当成为我们学校核心的工作,也处于我们教育管理的核心。课程领导力的建设就应该成为我们学校的行政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校长的核心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吴永军在《指向核心素养的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现场报告中提出,校长的核心能力应当是课程领导力。他进一步解释道,所谓课程领导力,就是校长在组织学校课程建设方面所体现出的一种领导能力。

他提到,学科学习领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明确“学科主张”,打造特色课堂。“这是比较有‘品质’的做法,虽然在实际操作上一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它却是一些名牌中小学努力追求的目标。例如就我们江苏省小学教学研究热点来看,学科主张就是一种趋势。”

二是一般性的课堂建设,如“有效教学课堂”、“高效教学课堂”等,它并不一定提出某种教学主张,不一定具有鲜明特色,但它是众多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比较有效的路径之一。“我建议,构建‘以思考为中心的学习’,校长及其行政团队应当领导学校力求培育‘以思考为中心的课堂’(即思考型或思维型课堂),让学生大量地思考他们学习的内容,这是学生核心素养之重要维度。”

校长应关注校内教育公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到底是什么?作为校长,又能做什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港澳台及国外教育研究室主任万恒发表了题为《“公平有质量目标”下校长能做点什么?》的演讲。

她认为,“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跑向相同的终点不叫公平;衡量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程度来决定终点才是公平所在。”而这正是每所学校和校长工作的阵地所在。

在“公平有质量目标”下,万恒关注从教育的外部公平转向学校内部公平,后者包括校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师生互动和教学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评价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公平,主要指学校生涯规划与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机会。

万恒谈到,校内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对所有儿童平等对待,有教无类;对不同儿童差异对待,因材施教;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特殊对待,各得其所。“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是否受到了公正对待是学校内部公平所关注的焦点。”

采写:宝安通记者 贺如妍
 

XuYiedu.cn声明:此消息系转载网络,XuYiedu.cn(盱眙教育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代表XuYiedu.cn立场。